【中國制冷網】目前各大家電企業均已交出前三季度的成績單,巨頭在全渠道競賽的態勢尤為明顯,追逐更為激烈。
從三季報看,美的、格力、海爾三大白電巨頭你追我趕,差距縮小,規模和利潤均逐漸逼近,蘇泊爾、九陽、老板、華帝等廚小電企業也出現逆勢增長。黑電企業整體面臨嚴峻的環境,但長虹、康佳力推智能大屏電視,為彩電市場尋找到支撐,華為及海信收歸旗下的歐洲品牌Grenje戈蘭尼也加入戰局,給彩電市場增加變數。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中消協統計家電的投訴數據,家電產品占據各類產品投訴首位,圍繞白電、廚電等企業之間的專利侵權大戰此起彼伏,企業仍需提升自身管理能力和品控,市場仍需建立保證公平競爭的良好環境。
美的緊追格力海爾忙轉型三大巨頭差距進一步縮小
截至目前,美的集團、格力電器和海爾智家三大白電巨頭均已發布2019年三季報。盡管三家規模超千億元的白電巨頭都實現了逆勢增長,在多元化、智能化等上的不同路徑,讓其交出了三份不同的答卷。
美的前三季度實現營收2209億元,格力電器這一數字為1550億元,雙方差距為659億元,不過在增速上,美的第三季度同比增長7.37%較格力電器的4.26%高出不少,呈現追趕態勢。
在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上,美的前三季度為213億元,同比增長19.08%;格力電器為221億元,同比增長4.73%,在凈利潤方面,格力依舊高于美的,但美的增速穩定,而格力去年同期增長為36%。
業內人士認為:“無論是在工業互聯網、Iot,還是全屋智能上,美的、格力均加快布局腳步。美的緊盯格力,與其在空調領域貼身肉搏,對其形成壓力,不過隨著高瓴資本進駐格力,有望注入更多資源,格力發展也給外界諸多期待。”
另一大白電巨頭海爾也在轉型上忙著不亦樂乎。今年剛改名的海爾智家前九個月收入進一步與格力拉近。財報顯示,其前三季度營收1489億元,同比增長7.7%;實現歸母凈利潤77.7億元,同比增長26.2%。海爾方面表示,業績增長主要受益于以生態品牌為場景轉型及對高端市場和海外市場的發力。
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張劍鋒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三季度整個家電市場延續上半年走勢。白電企業整體表現穩定,但出現一個新的變化:增長放緩,盈利能力卻在提升。這主要得益于其完整的產業鏈布局和多元化布局。隨著價格持續走低,黑電企業的量額也在下降。同時,三季報釋放出一個信號:主流家電企業的成本費用都在持續攀升。市場對家電企業的全渠道銷售、企業管理能力和成本控制提出更好的挑戰。”
長虹康佳多線尋機會新力量加入再增變數
縱觀2019年前三季度的家電市場,整體銷售額下跌4.2%折射出行業的整體低迷,但是從前三季報來看,長虹、海信、創維等黑電企業依舊忙于多元布局和加快轉型。
據奧維云網(AVC)全渠道推總數據,2019年Q3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1034萬臺,同比-3.6%;零售額277億元,同比-10.4%,市場處于量價齊跌的狀態。
奧維云網黑電事業部研究總監揭美娟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黑電廠商面對困局的應對辦法從內外兩方面著手。對內,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如優化組織架構和人員,調整產品結構,重視工藝改革,裁減低效產品線,避免過多地使用過剩生產能力,同時加大新技術研究開發等;對外,企業慎用低成本擴張,提高消費者體驗,塑造品牌形象,對國際市場進行開發等。”
她認為:“華為等新廠商加入對互聯網傳統企業廠商而言,引起了新的變化,彩電產品的智慧程度更高,這一變化會是行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場景創新能力是未來行業的驅動力。”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健康家電檢測中心主任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家電整體呈下滑趨勢,行業洗牌在所難免,但高品質產品呈上升趨勢。因些,仍以價格戰為主要手段的企業,將面臨被淘汰,以技術為引領的品質升級才是家電企業的出路。家電企業仍需在管理能力和管理體系的現代化上努力升級。”
目前黑電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雖然嚴峻,但也逐漸尋找到支撐,長虹等企業在改革后,效果在改革上有所釋放,海信也在加快海外布局。華為的介入也引發彩電企業更多思考:簡單依靠單品模式會使企業面臨越來越大壓力。如何能夠吸收到流量,獲取更多用戶,值得黑電企業借鑒和思考。
網友評論
條評論
最新評論